想象一下,每當夜幕降臨,書桌上的植物便開始發光,成為美觀又實用的臺燈。是不是很炫酷?美國研究人員借助納米技術,朝著這個夢想又近了一步。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納米通訊》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向豆瓣菜葉片中植入納米粒子,成功讓其發光,且持續時間可達數小時。
研究人員選取了讓螢火蟲發光的熒光素酶、熒光素以及一種被稱為輔酶A的分子,分別將其放入不同類型的納米粒子載體中。為了讓這些粒子進入葉片,他們首先將這些粒子懸浮在溶液中,再將植物浸入其中,借助高壓使粒子通過氣孔進入葉片。
實驗中,納米粒子釋放熒光素酶等分子后,植物得以發光,且持續時間達到3.5小時。雖然一株10厘米高的豆瓣菜苗目前所發的光僅是閱讀所需亮度的千分之一,但研究人員認為,進一步優化組分濃度和釋放速率后,亮度和發光時間均有望提高。
研究人員說,希望隨著技術不斷完善,將來能夠通過往葉片上涂抹或噴灑納米粒子來讓植物發光,讓盆栽成為“臺燈”,甚至讓路邊樹變身“路燈”。
化學慧納米材料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