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工業大學教授陳虹宇設計開發的納米材料全新合成方法——不僅可以按照人為意愿在納米結構上的指定位置進行其他金屬元素的再生長和功能化,還能根據需要分成多個步驟進行納米合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據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何博文介紹,這是一種基于兩親性嵌段聚合物的全新合成方法。經過實驗處理的核—殼納米顆粒可促使聚合物產生收縮、脫落和纏繞等多種轉變模式,選擇性地暴露金納米棒的活性位點,從而可以按照人為的意愿,在納米結構上的指定位置進行選擇性晶體生長以及納米焊接,合成一系列復雜納米結構。
該研究揭示了聚合物多種轉變模式的轉變機理。更重要的是,利用該方法可以精確設計并合成出更復雜的納米結構,并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可應用于其他形貌的金納米材料。據介紹,與傳統納米材料合成技術相比,這種聚合物層的不同轉變模式突破了納米合成中的晶面控制,實現了非傳統納米合成設計,為納米科技領域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合成能力。未來該研究成果可應用于軍事、醫學、信息、制造業、先進材料等領域,也可以為組裝納米機器人提供技術基礎。
化學慧納米材料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