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重排Hofmann Rearrangemen
? ? ?? 概要是指一級酰胺在鹵素(溴活氯)和堿的作用下產生異氰酸酯后重排轉變為少一個碳原子的伯胺的反應。
該反應的小缺點是必須使用強堿。
四乙酸鉛或者高價碘試劑作為改良條件經常被應用于該反應。而且后者的話可以根據加入的醇不同生成各種酰基保護產物。基本文獻?Hofmann, A. W. Ber. 1881, 14, 2725.
?Wallis, E. S.; Lane, J. F. Org. React. 1949, 3, 267.
?Shioiri, T. Comprehensive Organic Synthesis 1991, 6, 800.反應機理反應實例(-)-Epibatidine的合成[1] : 重排位點的立體構型保持不變。
達菲的合成[2]
實驗步驟改良型Hofmann重排[3]
在裝有Dimroth冷凝器與攪拌子的1L圓底燒瓶中加入p-甲氧基苯甲酰胺(10g, 66mmol), NBS (11.9g, 66mmol)、DBU (22mL, 150mmol)、甲醇(300mL)。回流加熱15分鐘,再緩慢加入NBS (11.9g, 66mmol)后,持續加熱30分鐘。旋轉蒸發除去甲醇,殘渣用500ml的乙酸乙酯稀釋。有機層用分別用6N鹽酸(2×100mL)、1N氫氧化鈉(2×100mL)、飽和食鹽水萃取后,無水硫酸鎂干燥。抽濾除去硫酸鎂、溶劑用旋轉蒸發除去、上柱子(硅膠50g, 乙酸乙酯/正己烷(1/1))分離純化得到淡黃色固體。最后用正己烷重結晶得到純品(8.8g,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