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Libeskind和Srogl提出了一種在中性條件下,過渡金屬催化硫酯和硼酸進行偶聯得到酮的新方法。在化學計量的噻吩-2-羧酸亞銅(CuTC)和催化量的鈀催化下,硫代酸酯和芳基硼酸或烷基硼進行偶聯得到酮的反應被稱為Libeskind偶聯反應。此反應是非常重要的把羧酸及其衍生物轉化為酮的方法,此反應中硼酸或烷基硼為非堿性親核試劑,因此反應條件比Fuyama偶聯更溫和。
此反應由N保護的氨基酸制備二肽酮時不發生外消旋化。
Libeskind后來又開發出了利用有機錫試劑和有機銦試劑和硫代酸酯進行偶聯的方法。
此反應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底物已經由硫酯逐步擴展到雜芳基硫醚、炔基硫醚、環狀硫代酰胺,異硫脲和硫氰酸酯等,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
合成炔:
合成脒:
合成腈:
反應機理
首先硫代酸酯和CuTC進行配位,氧化加成插入鈀,金屬轉移,還原消除得到產物。
反應實例
【J. Am. Chem. Soc. 2000, 122, 11260】
【J. Org. Chem. ?2004, 69, 3554】
【J. Am. Chem. Soc.?2007, 129, 1132】
【J. Org. Chem.??2005, 70, 4851】
編輯自:《有機人名反應、試劑與規則》,黃培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