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27日發布報告指出,藥價高是全球8000萬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獲得丙肝新藥的主要障礙。目前全球中低收入國家中僅有100余萬丙肝患者能獲得新型口服小分子丙肝新藥的治療。
世衛組織介紹說,在2014年前,治療丙肝的標準療法是24周至48周內注射聚乙二醇干擾素和服用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但這種療法費用昂貴且毒副作用強,總體治愈率不足50%。一類名為“直接抗病毒藥物(DAAs)”的新型口服小分子丙肝新藥于2013年獲批上市,并于2015年4月進入世衛基本藥物目錄。這類藥物的丙肝治愈率高達95%以上,副作用小,療程僅為8周至12周。
然而,“直接抗病毒藥物”的生產成本雖不高,市場價格卻十分昂貴。例如在絕大多數丙肝療法中起基礎作用的藥物索非布韋,2013年在美國的價格為每片1000美元,12周療程的價格高達8.4萬美元。即使今年的升級版藥物有所降價,每片定價也要890美元,12周療程的費用在7.5萬美元左右。
今年5月,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全球衛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一致同意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這一公共衛生威脅,其中一個目標是到2030年,80%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獲得治療。
世衛組織在報告中說,“直接抗病毒藥物”為全球范圍內的丙肝治療提供了機遇,然而大多數丙肝患者依然無法獲得藥物。要實現上述戰略目標中的丙肝部分,重中之重是要在中低收入國家擴大丙肝新藥治療的覆蓋面。
據世衛報告介紹,在某些國家,通過政府干預、民間推動及定價談判、本土化生產等途徑,丙肝患者獲取“直接抗病毒藥物”的情況有了明顯改善。比如在埃及,12周療程的丙肝新藥治療已經從2014年的900美元大幅降至2016年的不到200美元。世衛表示,在更多國家推動最大限度地獲取丙肝治療新藥將成為該組織的一項重點工作。
定制合成需求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