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科院蘇州納米所高雪峰課題組對冷凝微滴自驅離納米仿生界面的設計、制備、性能調控及潛在應用展開了一系列探索。日前,他們受邀對冷凝微滴自驅離納米仿生界面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專題報道及評述,文章涉及功能界面的生物原型、機理及構筑原則、金屬基功能界面的制備方法及其在能源相關應用領域的最新進展,還總結了該研究領域目前存在的挑戰及未來發展趨勢。相關文章發布于《先進材料》。
此前,受蟬翼及彈射孢子表面冷凝液滴融合自去除原理啟發,高雪峰課題組首先仿制了聚合物納米乳突及納米錐陣列結構。隨后,他們提出材料表面原位生長密排列準直納米針可實現小尺度冷凝微滴高效自彈射去除的策略。
科研人員的初步研究顯示:冷凝微滴自驅離納米仿生界面與微熱輔助技術相結合,可實現表面持續無霜,這一創新策略將有助于研制更節能的空調/熱泵換熱器。這種仿生界面還具有優異的過冷水不沾功能,可用于飛行器機翼防凍雨結冰。此外,這種仿生界面比普通金屬表面有更高效的冷凝傳熱性能,將有助于設計開發性能更卓越的傳熱傳質界面材料與熱控器件。
化學慧定制合成事業部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