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企業是全球半導體和顯示器產業的領導者,但設備和材料等主要支援產業卻多由美國、日本和歐洲掌控,使本土化生產受到限制。
不過,韓國政府日前提出新的產業計劃,將透過新科技開發和本土化生產強化半導體和面板產業的競爭力。該計劃核心在于“Gap 5”策略,韓國將力挺兩大產業維持領先新興經濟體5年的優勢,同時縮小與先進國家的差距。
據悉,該方案為半導體產業提出“K2項目”,將開始研發速度加快1000倍,但耗電僅需千分之一的芯片,這項研究將包括新材料和超過納米級制程技術的開發。在強化面板產業方面,韓國政府將著重于開發柔韌度超過20%的彈性面板,以及能使材料使用減少60%、處理時間減少一半的列印生產技術。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預計今年完成相關預算和預算程序,并立即讓計劃上路。計劃目標是在2022年之前,韓國的全球系統芯片市占由目前的3~4%擴大至6%,OLED面板出口成長為3倍,達到255億美元。
其他目標包括,在2022年以前芯片設備在地化生產比例由目前的20%增加至30%,芯片材料在地化生產比例由50%提升至70%。若達成目標,韓國將擁有8個世界第一、年營收超過1萬億韓元的設備制造公司。面板設備在地化生產比例由目前的70%增加至80%,面板材料在地化生產目標是由30%提高至50%。目標達成后,韓國將出現4家全球最大的相關企業。
化學慧納米材料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