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亞胺化合物極性反轉催化不對稱合成手性γ-氨基酮
Lin Hu, Yongwei Wu, Zhe Li, and Li Deng
- Am.Chem. Soc.,DOI: 10.1021/jacs.6b09754
過去四十年中,羰基的極性反轉反應極大的拓展了有機合成的應用范圍。例如1,3二噻烷和腙的酰基陰離子的多步驟形成C-C鍵反應在自然產物的合成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如圖1a所示。Stetter反應是另一類羰基極性反轉的例子,其通過催化劑活化羰基化合物形成酰基親核試劑,然后和親電體形成C-C鍵,如圖1b所示。而近來關于羰基極性反轉主要集中在催化不對稱合成領域,通過開發有效的手性NHC-卡賓催化劑對應選擇性催化Stetter反應和其他不對稱反應,如圖1c所示。但是從目前看來,關于亞胺類化合物的極性反轉活化及轉變的研究仍然很少。
圖1,羰基化合物的極性反轉反應
最近,Li Deng等人第一次報道了在金雞納堿相轉移催化劑的條件下通過亞胺和烯酮的極性反轉反應高選擇性C-C鍵形成實現了γ-氨基酮的不對稱催化合成,如圖2所示。通過此亞胺的極性反轉反應,打通了新且簡介的路線合成吡咯烷及吲哚里西啶類氮雜環化合物(如圖2所示的化合物7和8),在雜環化學、藥物化學等領域應用前景廣泛。
圖2,亞胺極性反轉反應不對稱合成γ-氨基酮、吡咯烷及吲哚里西啶類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