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碳酸酯類有機電極電解質界面嚴格遵循二維瞬態成核和生長模型,能夠實現電極的完美鈍化。遺憾的是,這種由傳統碳酸鹽基電解質分解形成的有機CEI不穩定,在高電壓下容易分解、溶解和重構,導致鈷酸鋰無法實現高電壓、高穩定循環,造成電池難以實現高比能、長壽命的工作。
在此,華東師范大學潘麗坤教授、黃素梅教授與暨南大學黎晉良副研究員合作,提出了一種基于離子液體溶劑,結合高供體數添加劑構建電化學惰性有機CEI,成功設計出一種不易燃的超高電壓離子液體電解質(ILE)。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認知,揭示了以有機C-F為主的CEI能夠顯著抑制鈷酸鋰在高電壓下的界面反應。



在這個工作中,作者強調了有機CEI在電解液設計領域的重要性。為解決目前儲能系統中高壓正極所面臨的典型挑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Chaocang Weng,?Meijia Qiu,?Bingfang Wang,?Jiaqi Yang,?Wenjie Mai,?Likun Pan,?Sumei Huang,?Jinliang Li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翁朝倉、暨南大學博士后邱美佳、同濟大學博士后王冰芳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10.1002/anie.202419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