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發表在Nature上的文章,題目為“Engineering a genomically recoded organism with one stop codon”,通訊作者共兩位,分別是來自耶魯大學的Farren J. Isaacs教授和Jesse Rinehart教授。Rinehart課題組主要從事磷酸化修飾方向的研究,Isaacs課題組的研究方向為細胞工程與定向進化。
在天然系統中,基因翻譯依賴三聯密碼子決定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其中TAG、TGA和TAA是標準的終止信號。這些終止密碼子雖然功能相同,但它們的并存僅僅是進化冗余的產物。在本文中,研究人員通過合成生物學手段,將所有終止密碼子壓縮至UAA,釋放了UAG和UGA的氨基酸編碼能力,從而將其用于高效整合非標準氨基酸(non-standard amino acids)。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研究人員采用了多重自動基因組工程(MAGE)技術,這是一種基于寡核苷酸定向突變的精確基因編輯方法。通過設計一系列短寡核苷酸,攜帶TGA→TAA的突變信息,并將其導入大腸桿菌C321.ΔA菌株,利用宿主的錯配修復系統進行同源重組,逐步完成TGA的替換。這一過程被循環多次,最終完成了1195個TGA密碼子的全基因組替換。
在解決了TGA密碼子的替換問題后,研究人員還面臨釋放因子2(RF2)的挑戰。RF2能夠識別UGA并終止翻譯,這可能會干擾UGA作為密碼子的重新編碼。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團隊對RF2進行了精準工程化改造,引入了S205P和E170K突變,顯著降低了RF2對UGA的親和力,從而為UGA的重新編碼創造了條件。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天然大腸桿菌的tRNATRP具有一定的搖擺效應,能夠錯誤地識別UGA并在UGA密碼子位置插入色氨酸。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在tRNATRP上引入了A37G突變,破壞了i6A37修飾,使tRNATRP不再錯誤識別UGA,從而確保了UGA可以作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密碼子用于非標準氨基酸的整合。
在解決了密碼子誤讀和釋放因子干擾的問題后,研究團隊構建了一套正交翻譯系統,為UAG和UGA分別設計了特定的氨酰-tRNA合成酶,UAG重新編碼為對乙酰苯丙氨酸(pAcF),UGA重新編碼為Boc-賴氨酸(BocK)。經過優化的菌株在UAG+UGA雙非標準氨基酸整合方面的效率提高了20倍,蛋白的翻譯準確率達到99%以上。
?
這一研究成果不僅推動了對遺傳密碼可塑性的理解,也為生物制造和合成生物學開辟了新的可能性。新型菌株展現出卓越的生物安全性,由于不再使用TAG和TGA作為終止密碼子,病毒無法通過常規的翻譯機制劫持宿主細胞來復制自身。噬菌體感染實驗驗證了這一點,新型菌株對含TAG的λ噬菌體完全抵抗,并顯著降低了含TGA的μ噬菌體感染率。
本文作者:TZS
責任編輯:WYQ
DOI:10.1038/s41586-024-08501-x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501-x